登录/注册
李玉法丨公交媒体的“打劫”之道
编辑:编辑部 TheBusAD 2017-02-19 2005 分享
编辑:编辑部 TheBusAD 2017-02-19
2005 分享



在科技飞速发展、传播方式发生巨变的今天,城市公交媒体凭着自身优势成为众多商家抢占市场的首选媒体。与此同时,公交媒体自身的传统体系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新的挑战。身处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城市公交媒体究竟该如何把自身资源与新技术整合在一起,抓住时机,努力革新,把城市公交媒体这星星之火烧成燎原之势?记者于近日采访到了内蒙古博洋广告集团的董事长李玉法先生,对此,他有话要说。

 
“公交车体广告将是未来最吸金的移动广告牌,公交媒体也将是未来跨技术、跨行业的打劫高手,并且会将打劫进行到底。”对于自己的公交广告事业,李玉法这个低调、谦逊而又不失狂野的北方汉子,满身是力量, 充满着“狼性”。


未来移动广告的金库


一向看重未来的李玉法把公交广告比作是“未来最吸金的移动广告牌”。庞大的媒体数量几乎覆盖全国所有城市;齐全的公交路线呈现出多面立体的媒体覆盖;不分行业与年龄的户外活动人群成为受众;据夸克市场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全国主流媒体中,杂志的平均千人成本最高,为20.8元,其次是电视广告20.62,报纸广告10.28元,电台广告4.43元,车身广告1.19元,较低的千人成本使得公交广告在价格和达到率占有巨大优势。“我认为公交浑身是宝,它作为所有年龄段的完整载体,如流动的彩虹一般穿过城市的街头巷尾,抵抗住时代蜕变并保持其完整性,未来它将是最吸金的移动广告牌。”李玉法如是说。


公交属于区域性媒体,地域性经营往往限制了公交广告的发展。对此,李玉法有着独到的见解,“公交本身来说是属于地域性的,但公交媒体的延伸性的会助它跨过这个坎。”随着互联网向移动端发展,人群之间的地域性差异被大大消弱,而公交广告作为连接城市与信息的纽带,成为不同职业、各个年龄段人群凝聚在一起的桥梁。智能手机普及及经济快速发展,出行中的消费成为一种常态并呈不断增长的态势,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将公交车媒体作为品牌推广和产品营销的载体,车身画面搭配搜索、二维码等新型方式的运用,促进了产品在移动中消费,从而达到品牌推广的目的。对于未来,李玉法用了“境界”二字,他认为,未来媒体形式,公交媒体是最高境界,无论在产品方面、技术方面还是材料方面等,只要能适应公交媒体的环境,那么它将适合任何媒体环境。


目前,各地公交广告价格的不同,各地的制定方式和政府要求也不尽相同。针对现状,李玉法期望整个公交广告行业如果能全国统一要求,价格按城市等级分开,公交广告将会更好的“吸金”,当然,这条路上,公交广告人任重而道远。

 

创新,从未止步


传播方式发生巨变的时代,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公交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80年代的手绘,90年代的镶板还是现在的喷绘,再到发光车身、LCD车身,以及无限可能的透视成像车身,科技的发展对公交的影响显而易见,公交始终与科技相伴而行。


李玉法认为,公交创新从未止步,也从不缺新思路。“跨界”思维在公交媒体的聚集和延伸就是最好的证明:车体喷绘发展得益于户外喷绘技术的延伸;车载电视成为了广播电视的延伸;WIFI则成为公交媒体下一个盈利点;公交LED的发展将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公交媒体将是新技术、新思路最好的实验基地,透视成像技术在公交媒体上的应用或许成为下一个“潮物”,透视公交,这充满科幻色彩的事物或许离人们并不遥远。


李玉法相信,公交广告的创新需要与城市识别系统相融合,公交媒体创新从未止步,公交媒体对广告材料苛刻的要求也将促进更多的新广告材料为公交媒体而生。


境界是什么,李玉法这样表述,“之所以说公交媒体是媒体形式的最高境界,是因为由于公交媒体特殊的环境和要求,所有的广告形式,只要能适应公交媒体的形式,对于其他任何的媒体形式而言,将是轻车熟路。”



“打劫”之道孕育无限可能


从事公交广告20余载,面对革新与机遇,李玉法谦虚的说自己还是一个“新人”,对未来,他踌躇满志,作为“新人”的他,对公交媒体有着全面而透彻的理解,他认为,无论何种广告形式,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围绕人的生活和网络,即新型都市生活圈和网络媒体圈,这两大圈覆盖了所有的人的行为。公交广告是个具有延展性和无限可能性的行业,利用好公交自身的流动性的和庞大的受众人群,让参与其中的人亲身体会到公交广告的无限趣味,从而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公交媒体对城市文化的整合性作用,进而将“打劫”进行到底。


李玉法介绍到,在呼和浩特市他在进行一些实验,就是把公交车作为一个社区,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这个社区进行交友、社交、宣传产品、发布信息,公交车此时成为一个叉点多线的空间,这个空间会延展每个人的生活中。无论受众在公交车上是何种状态,彼此互动,打造交通媒体O2O概念,使公交媒体不再是传统媒体,而是现代化的网络社区,公交广告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李玉法期望公交媒体未来成为一个“变色龙”,能根据不同的广告形式需求变化着,以满足人们的各种生活需要,从而和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


所谓“打劫”之道,其实就是公交媒体紧随时代的发展,整合各种资源,以更具优势的媒体形式,突破传统模式,再反过来向传统媒体展开“打劫”式的客户掠夺,并有望将这种“打劫”式的掠夺,贯穿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不是没可能,引用李玉法的话说,那就是,“拥有公交媒体就拥有无限可能。”


展开更多
X


交通广告观察

这里是交通广告观察———城市公交媒体信息平台。自2013年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公交媒体行业,服务于广大公交媒体经营企业,持续关注公交媒体行业动态,网罗行业各方观点,以精彩的内容及优质的用户体验为支撑,建立起优质的资源整合平台,助力城市公交媒体行业蓬勃发展...详情

 

手机版二维码

公众号二维码

网站及其文字内容归中广联盟(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本站(PC网站、手机网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站将及时处理或撤换。

Copyright 2007-2020 www.ctad.org.cn All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9060073号-1

网站建设:北京引领盛世

手机版二维码

公众号二维码

交通广告观察

这里是交通广告观察———城市公交媒体信息平台。自2013年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公交媒体行业,服务于广大公交媒体经营企业,持续关注公交媒体行业动态,网罗行业各方观点,以精彩的内容及优质的用户体验为支撑,建立起优质的资源整合平台,助力城市公交媒体行业蓬勃发展...详情

 

网站及其文字内容归中广联盟(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本站(PC网站、手机网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站将及时处理或撤换。

 

京ICP备19060073号-1

Copyright 2007-2020 www.ctad.org.cn Allright reserved

网站建设:北京引领盛世